2016年7月10日 星期日

關於書與閱讀



《書》1998年,攝於台北敦南誠品倉庫間


關於書與閱讀

這幾天很熱門的新聞是,王品集團創辦人戴勝益,說是在退休後開了一間入場費100元,飲料喝到飽,只看不賣的高級漫畫王,引來關於社會企業一詞的誤用之說以及除此之外的網路筆論。且不論新聞裡寫的:「戴勝益沒宣布此事,反倒是戴勝通在臉書透露此訊息。.......低調開幕...」已經是十足的商業操作策略(真低調,就低調到底嘛,動作這麼多XD,呿),根本別想這是件跟公益真的有關係的事情,是否蹊蹺,只待靜觀。

新聞:http://money.udn.com/money/story/5612/1814907-戴勝益開書店-100元看到飽

但這卻讓我八竿子打不著得聯想到自己已經進行快一年的斷捨離計畫最後一個階段,那一小牆不多不少,始終送不完清不盡的書櫃。大半年前開始,第一輪把非書籍類的紙品送回收,接著分門別類,該還的先處理完之後,能賣的寄讀冊,賣不掉的讓茉莉收,茉莉不收的送自學團、偏鄉、公益書店,真捨不得的跟別人換,看完之後,再下一輪的整換賣收送,但要把書送光光的終極目標還是難以完封,還在繼續最後搏鬥,希望可以抵達架上最多維持10本書的目標。但要問為什麼要處理掉書?說崇尚極簡太矯情,簡單來說,可以歸納兩個原因,一則是為了騰出空間,二則是認真思考後,關於閱讀這件事情,或許「真的」不需要有書「在身邊」。

關於空間這件事情,應該不只是我,未來的都市空間需求,必然愈發走向微型發展,小坪數的住屋已經是趨勢,在處理完基本功能之後,能夠給非必要性物件的空間,必然有所斟酌,例如:書。我認真的問自己,除了一牆(而且很小牆)看起來好像很威,好像可以展示自己很用功、有品味之外(但沒有人看到),被經常拿出來反覆閱讀使用以及被放在最高一層已經長灰塵的比例,有多少?答案很清楚。但究竟書是不是生活必要物件呢?至少對身邊很大一部份的人來說,應該肯定必然無庸置疑仍然是,而這就是我的第二個原因了。

要說好死不死還是幸也不幸呢,現在的住處離全台灣最威的圖書館「聚落」只有10分鐘路程,一樣只看不賣,同樣有免費網路,一樣有飲水機可以喝到飽,每個人還可以有一張獨立大書桌用,而且來客高階,絕無喧嘩。於是,我再認真的想,都這樣了,還有什麼書我讀不到,有多少機會,在夜闌人靜的時候,會因為想要讀一本現在沒辦法讀的書而不甘寂寞?答案也很清楚。

擁有書跟擁有閱讀習慣,在20年前,或許還能畫上等號,但現在顯然已經不是,閱讀習慣的改變,從電子書、隨身閱讀裝置的發表會開始,就已經回不去了,即便從此刻電子與紙本閱讀的pk賽中場來看,不若當初預告的大獲全勝,許多一時興起看電子書的人,最後還是回來看紙本,或可歸因於紙本書的真實感以及更實際的電子閱讀器的優劣未穩,對於視力的影響也有相當的報導,我個人也不喜歡看平板書。但購買紙本書籍的動作,仍然受到挑戰。問了身邊幾個朋友,上一次以新書價格買下一本第一手書是什麼時候?答案滿殘忍。

在這個整換賣收送過程中,發現(或說是確立)了幾個(其實本來就是這樣的)現象,當作自己的筆記再寫下來。第一是資訊存取裝置的外部化,現在真的已經不是人人都需要買/擁有書的年代了,閱讀方式的變革,持續進行,書架不需要在家裡,可以在圖書館,書不用在手上,可以在電子裝置裡。二是閱讀資源的高度流通性,就算買了書,也不需要一直擁有它,即便是買書,也不是非第一手書不可,許多新書,甚至還在打首波促銷時,就進入二手市場,平均每本書的流轉率,要超過2-3手,都可能是基本。第三,比較少人發現的是,除了降低消費的經濟問題,有些人是基於環保的理念,而不買新書,以借閱、交換來取得知識與內容產物,這也已經是可見的現況,二手書店的興起,可見一班。有報導說戴勝益此舉會更加影響出版業的困境,就已經沒有人在買書了,竟然還這樣搞,其實,出版業的寒冬,豈止是現在才開始,也許真的是雪上加霜,但更嚴重的不只是圖書館化的閱讀模式,出版業者的敵人,環伺。

但,說到了底,這可能只是一個歷史進程的邏輯問題,一百年前有的職業,現在已經消失,因為已經不需要了,未來的風景,也必然能夠想像。重點不是「書」這個物件是否以及如何存在,而是「閱讀」這個動作正在繼續進行什麼樣的改變,以及人們如何回應這個改變。

話說回來,戴勝益的高級漫畫王,其實也不是第一個了,真的只是比較會廣告而已(蓋章)。早在去年一月,就有一個專屬文創與專業設計的Boven 雜誌圖書館,也成立在東區,而且藏書量是15000-20000,每月更新(雜誌式的閱讀,又是另外一件事情)。入場費也是100元,仍然禁止飲食,不是遊樂場模式。只是,人家不是財大氣粗的社會企業,也沒有用免錢志工,還是按部就班請工讀生。

非廣告推薦:Boven 雜誌圖書館


然後,我這麼瞎想,說不定哪天,書會變成可以吃的膠囊,一口吃下去,就全部進到腦袋裡,還可以選果凍或比薩形狀的,書店就變成糖果店了。或是像化妝品一樣,用擦的敷的,小姐要不要來個《紅樓夢》面膜,連續敷兩個月,就可以變成紅學專家喔。




2016年1月15日 星期五

歷史一再重複,或被遺忘?《今天選總統》




《今天選總統》
策劃:杜文賦
時間:2016,1/1-3
地點:牯嶺街小劇場二樓藝文空間


大約從2015年11 月初開始,臉書上出現一個活動專頁:《今天選總統》,時間訂在2016年1月1-3日,總計有9位候選人,兩檔各兩場公開政見發表會,及投開票大選之夜,活動訊息中明定”演出”時間、地點、創作者,顯然是場「演出」。購票方式是線上登記,票價為「帶一道菜來與大家演後共享」。


1月1日當天,場內以黑布木箱簡單佈置,中隔走道的左右兩區放置灰色折疊座席,場外入口處果然擺滿一桌觀眾帶來的食物,從餅乾糖果到比薩滷味。在司儀帶領全體起立唱國歌後,正式開始。候選人西瓜太郎(李晉杰)及小愛(郭孟昕),皆以操偶形式呈現,前者以一顆西瓜的助選員身份發言,過程中,因西瓜發生意外(掏心挖肉)而以哈密瓜替換,政見相同。後者手持花色襯衫為偶,共同發表對政治現況的不滿。亨利二世HONEY II(林靖雁)以無意義嘻語登場,鮮亮紅上衣黃色緊身褲加兩朵小花的醒目裝扮,遍灑餅乾,吸引目光,與部分觀眾私語政見,以口耳相傳。山口百惠(莊郁芳),單腳穿鞋,自搬講台上場,語調冷靜無色,主要政見訴諸於:只要我當選總統,我一定不會當總統,當一個國家沒有總統時,就能知道真正治國的人到底是誰?劉峻豪以本名參選,台語發音,兩手啤酒加上滿場K歌,從愛拼才會贏到義勇軍行進曲,誇張走音灑狗血,充斥呼告語,群眾隨之沸騰,獨缺政見。 


酷莉奧絲綺(曾姿綺)以野台歌仔戲裝扮登場,台英雙聲發語,主要政見聚焦於營造全富社會,並以流利的四句聯(註1)回應預設好的樁腳提問,關於婚姻與財富分配、社會正義問題。璽羊羊(楊皓鈞)仿效亨利二世,以羊語、可愛裝扮及遍撒福利為主軸,給出的是草。姆尹薩拉(林鈺軒)以一曲泥娃娃,及無人現場的錄像放映,以影代言。_______(林庭旭)在發表前,收集現場選民意見,即時回應,主訴為:人民的希望,就是我的願望,選民希望我_______,我就_______。所有政見皆來自與現場觀眾的即席對答,儼然論壇。例如設置鄰里性工作站,讓性工作者也是警察,同時解決性工作權及維護治安問題、立法統一性別消滅「同志」名詞,達成同時反對也贊成多元成家,立法修改幣值,讓人人成富,有問必答,有求必應。期間不時有脫序演出,在最後_______時,甚至險些擦槍走火,與觀眾引發口語衝突。 

包含大選之夜的五個場次都有網路直播,即使不在現場,也能觀看,不論是否參與過政見發表會、不論年齡,都可領票選投。選舉結果是亨利二世以9票獲得勝利,而他也在投開票現場直接實現選舉承諾:「如果當選,會給投我的人,一人50元」。後於發表感言時,失控爆衝,驚嚇選民。第二順位的酷莉奧絲綺,因部分樁腳投成廢票,導致敗選。總投票數34票,廢票數與當選票數幾乎相同。 

一連三天演出,如同主題式迷你藝穗節,內容在粗糙陽春、不臻成熟及略有巧思之間,一度處於無以為文的困境,然而,正是那個不知所以的困境,引起筆者回頭翻閱查找看歷史的動念,而見那個荒謬的不單純,實則來自於歷史時間軸上的兩個面向,一面是呈現當下的真實。另一面則是向歷史致敬。 

策劃者(中選會主委)杜文賦,辦理了一場以選舉形式為名,政見為題,每人10分鐘的獨角戲計畫。結構上應是延續自過去兩年內陸續進行的小劇場學校內部呈現「三三小劇會」(註2)而來。從九個獨角戲的內容來看,爭取支持/當選是個人目標,呈現荒謬是群體共識,然而,對照當下,卻無比真實,即在上週,嘉義市某立法委員候選人,在電視公辦政見發表會中,以一身租來的財神戲服裝扮,大唱經典老歌,撒假鈔,甚至在台上吃起雞肉飯。這是實際發生的事件,對應《今》的呈現,有著令人莞爾的莫名感,如果說《今》是場形式陽春、劇場表現不成熟的官場現形記,而這個舞台上的「陽春」與「不成熟」與真實之間,與其說是如實呈現,更像是難分軒輊的荒謬PK賽。 

場內的荒謬,與場外又形成一種詭異的對比,或說呼應。誠然,在2015這個時間點上,人們慣常使用的臉書,已成為強勢媒體介面,甚至可以替代售票系統及傳統文宣所能達成的宣傳效果,網路直播也提供了現場觀看之外的選擇,都在常理範圍。然而,《今》沒有申請補助、沒有印紙本文宣、不上售票系統,只做網路宣傳,嚴格來說,只有一個月前開始的臉書活動頁,所有訊息/視覺皆以政府公文常用的白底黑字標楷體為準,倍顯滑稽。除了臉書,觀眾不會在其他任何介面看到演出訊息,最後真正按下參加鍵的數字是89,一個沒有意義的數字,觀演關係僅僅建立在以信任為基礎的以物易務,你登記我相信。 


這樣烏托邦式的售票法,今日看來或許荒謬,而當我們確切的回看歷史時,這個烏托邦/荒謬卻並非從未存在。如果「荒謬」的意義是「違悖常理」,則需要再進一步推論的是,對應時空的常理所具備的「不恆定性」該以什麼為基準?


 於此,便不得不談到同期演出的另一作品《廁所在這裡》(2015,12/5-6 南海藝廊二樓露台),劇本取自日本作家別役實,張彶米導演,林文尹、謝靜思演出,關於一個要自殺的女人與廁所導覽員的短篇。由於筆者未能觀賞正式演出,無法對演出本身提出正式評論,然而《廁》劇本內容的荒謬及製作過程的烏托邦,可算是對於《今》的另類呼應,老派人用老派的方式對當下的反思,而同向歷史禮敬。一樣不申請補助、不上售票系統、以食代票則改為自由贊助,看完戲再決定值多少錢。看似與《今》背道而馳的是,《廁》完全沒有網路宣傳,不設臉書活動頁、沒有edm、沒有任何數位露出,只有一張寫著演出資訊的紙本文宣,設計成友善廁所的杯墊尺寸,任人取用。同樣刺激的是,直到演出前,沒有人知道今天會有多少觀眾。「真的假的?會有人來嗎?自由贊助?一定會賠錢吧!」知道此製作的人這麼說,一如《廁》劇本中所寫的台詞「真的會有人因為你告訴他廁所在哪裡,而給你50塊嗎?」。「向80年代小劇場致敬」,黑白影印的A4單張節目單裡,以此為題。(註3) 


80年代是小劇場開始沸揚的年代,演出密集作品繁多,而在同一時期及其後出生的創作者,現在大約落在20-40歲之間,包括成團不足16年的、創作不滿20年的,可能都無法想像在1981年文建會成立前(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部前身),「補助」這個名詞出現前,小劇場如何做戲?在1998年台灣第一套網路售票系統上線之前(註4),1999年批踢踢(PTT)開通前(註5),人們是如何宣傳/買/賣票的?。也就不會明白有些老劇場人之間,仍流傳著為今日觀眾數下賭注的遊戲,從何而來。那些現在看起來無法理解的事情,卻是真真實實,20年前台灣小劇場做戲的樣子。《今》與《廁》兩個截然不同的作品,內容都指向當代社會的荒謬無稽,看似南轅北轍卻依稀對仗互文的製作宣傳概念,卻有著同樣面向80年代的精神相屬感。 於是,我終於明白,不論《今》或《廁》,劇場內搬演的荒謬,是真實的現在進行式,而劇場外的烏托邦,也如此曾經存在,只是,那個當時的常理,此刻的烏托邦,因為時間的推移、認知的錯位與對過去的遺忘,成了現下人們不知所以然的荒謬,或說新鮮? 


言歸正題,《今天選總統》的策演計畫,作品內容的優劣,實為另外一話,但在此刻以此種形式的發表,確有其顯而未明的企圖,不論是迎眾取寵或是引眾思辨,都至少帶來兩個有所意義的思考,一個給劇場的,一個給選民的,在機制尚未成形的時代,劇場是如何運作的?在政治尚未荒謬如此的年代,人們究竟是如何生活的?人類明明是有歷史可參的,可我們卻只是重複它,政治如此,劇場亦如是。

 記得去投票。


註1:四句聯:歌仔戲中的唸白,四句為一段,每句注重平仄及押韻,多用於人物的對答。 

註2:三三小劇會:由杜文賦策劃,於小劇場學校中不定期辦理,從2012年開始歷經四屆累計27個作品。《今天選總統》應可視為第五屆三三小劇會。

註3:取自《廁所在這裡》節目單。 

註4:1998年宏碁科技開發台灣第一套網路售票系統:元碁售票,1999年上線,2004年與中正文化中心合併為兩廳院售票系統。 註5:批踢踢(PTT)為台灣最早的網路社群空間,於1999年設立,其中DRAMA版為表演藝術訊息重要集散地。


原文刊於表演藝術評論台

2015年12月17日 星期四

2015 年度回顧:強調社區參與?的藝術策演



在繁花盛景之前
強調社區參與?的藝術策演 

文/黃佩蔚
(刊於2015年12月號 表演藝術雜誌,2015 年度回顧專題)

2010年飛人集社策劃第一屆《超親密小戲節》,悄然啟動了一個可見的未來風景。原始設定以偶戲為名(英文為PUPPET FESTIVAL),核心概念為「短短的『小戲』在『非劇場空間』集合成『節』」(註1),以藉由改變觀演形式,鬆動既有劇場價值觀為宗旨。首創以非典型空間作為短篇實驗偶戲舞台,小眾分組集體徒步於社區導覽及觀演間。佳評之外形成影響,遍地開花各色「類小戲節」。 

時間拉近至2014年,台南人劇團以單一聚落為基地,策畫《321小戲節》,首年即借鏡《超》模式,隔年則摸索出在地性格,加上市集、社區活動,相對於《超》僅以偶為題,作品內容集錦薈萃風格殊異,《321》的演出,較具有序列性整體概念,走出自己的路線。 原型樂園在2014年底,花蓮自強夜市策劃《夜市劇場》,以夜市攤位為外形,觀演直接對話為核心,顛覆藝術消費的既定框架。一年後,《跟著垃圾車遊台北》,則在大台北三個社區(三重、大安、松山),同樣以轉譯日常為手段,觸發藝術的生活臨場性為目標。形式雖迥異,但精神仍相依。 2015年7月,花蓮公園好朋友與山東野表演坊策劃《夜遊》,與《超》亦是形相似而有所異,同樣小眾遊走、單點小型演出、觀眾參與,《夜》巧思於開演時間的叛逆(21:00~),作品則以愛情故事的五個段落為引,不做導覽,僅以徒步串連街區風景,與《321》同樣的是,掌握作品關聯性,關照整體。

 以上集中於近兩年發表的策演,儘管形式或同有異,仍可歸類出共同特徵。1.以離開鏡框式黑盒劇場空間為理想、2.強調非典型觀看經驗、3.演出內容多為短篇小作。4.或隱或顯,都提及社區介入/參與的論述。而在類近特徵下,具特定社區議題的非典型展演、行為,再加上民眾劇場、論壇劇場、社區劇場等,則可能構成更完整的非典型劇場圖譜。 

這一波的風生水起,標誌了「走出劇院、步入社區/人群」儼然成為當代劇場顯學,也反應出台灣展演空間極大化後的自然抵抗性,當政府追歐趕美,一切以大取勝,市場光譜從創作導向朝商業操作偏移時,仍有藝術創作者(至少小劇場界的絕大多數)不隨著魔鬼音樂起舞,走自己的路。 編輯台原本希望筆者聚焦於其中關於社區參與面向的觀察,然而,平心而論,若用「強調社區參與」作為共通點,卻可能陷入一個美麗的誤解,單就以上提及的策演活動來看,一來任一策演論述皆未實質「強調」其社區參與性。二來演出內容及生產過程也不全然與社區產生有感連結。充其量,只能從結果端視之,無法切割因演出需要而與某個/些特定社群區域產生短暫關係的事實。 

需要被釐清的前提是,「社區參與」及「參與社區」是不同的概念。綜上述而論,社區的確(不得不)參與了作品,或作為場地使用,或成為導覽路線,但策演方或藝術家卻未必與社區真心相識相戀,少有作品以當地人文脈絡為基礎而創作即可得證。大多仍是藝術家的個人創作,無關地理,停留在有名無實、頂多在空間上因地制宜的露水之緣。 

但,首先提問的是,策演方、藝術家是否有意以此(社區參與)為名?若非,那麼以此批判,便成不義。同樣的,社區是否「希望」參與其中,那意味著被干擾、介(侵)入,一陣比手畫腳後,可能留下感覺良好的回憶,也可能是無言的社區,甚至沒有痕跡。這便是令人遺憾之處,「社區」二字,僅為曇花一現的副產品,郎無情妹無意,彼此從未情投意合,都是外人(評者、觀者)說事而已。 

可或也無需哀愁,如能因為這樣的誤讀,而讓策演方或藝術創作者,得以思考更進一步的實踐可能,也不枉此誤的美麗。關鍵可能在於策演方、藝術家得要進行一個重新檢視調教,確實定位的動作,再據以為重啟行動的座標。是與否,皆有可為,但求明白。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片此起彼落中,首開先河的《超親密小戲節》,也首踩剎車,連續五年後,休兵一年,改為兩年一屆,不免令人好奇,在超親密2.0裡,風景如何? 藉由改變既有形式,打破既定思維的企圖,是唯一可以指認的共同主旨。包括藝術家/作品之於空間/人文環境的互動是否能更進一步,觀眾之於觀賞既有經驗的挑戰是否持續,除了創作本身的外圍條件(田調人文、社區參與、在地關懷、藝術倫理等)是否被思考其中,以及策演單位之於核心脈絡的定位是否仍在初心,及其初心為何。以上總和,才能有所形成而不淪為自相矛盾的表面風景。更別提,還有土地正義,地理政治……關於圖譜的另一端。 儘管此刻有著「被誤會」強調社區參與的霾霧待理,需要思考調教的羅盤,不只一二,這一波當代劇場非典型策演的繁花盛景,仍然令人期待。

 (註1):見超親密小戲節官網

2015年9月29日 星期二

刑場:用盡全力,仍是一無所有




刑場:用盡全力,仍是一無所有

柳春春劇社+小劇場學校《刑場》

2013.5/3-5
牯嶺街小劇場二樓藝文空間
文│黃佩蔚

柳春春劇社駐團編導鄭志忠,是台灣少數完整接受臨界點劇象錄田啟元身體訓練法的小劇場演員之一,在他編導的作品中,也難掩其對延續田氏靈魂的堅持,甚至某種程度的承接了「臨界點劇象錄」的建團宗旨:「藉著由劇場出發,從事自我建設和對社會空間的反省創造,藉由表演的形式傳達出另一種聲音。」柳春春承襲自田啟元之後的變化,在2013的《刑場》裡,再次清楚看見如是的傳達,卻也夾帶著無可避免的期待落差。

兩個演員,三張椅子,灰色的空間,鋼杯鋼盆,中間一方淺水池,建構了囚室的意象,沒有太多意外得延續柳春春劇社的視覺美學以及敘事架構。空的第三張椅子被視為不在場的他者,呼應了這個作品所宣告的為了不在場的人而演出。而演員數的2跟椅子數的3,形成建構與解構的差數,有了2-3、3-2、3+2的複數排列,使空間有了流動,但靜態(空間/物件)的流動位移卻無法填補動態(人)的空虛。

因為整場演出只有60分鐘,所有細節都被放大,在3600秒裡,動作是以格計算,於是,任何沒有意義的贅語都會被發現。男演員全身包覆著黑白條紋圍巾、紅色毛衣、褐色女裝長裙、細肩帶蕾絲小可愛、黑色蕾絲胸罩、男裝長褲、紅色絲質七分睡褲、黑色三角緊身褲,相對於男演員的厚重矯飾,女演員則僅著一件單薄的灰藍色長裙。演出中,長達三分鐘,男演員站在舞台中間無意識的揮動雙手,相對於之後,強烈在中央水池中,狀似遭受電擊的抽動,也是三分鐘,前者則顯得填充。

不知道是否是因為兩個太年輕的身體,太空白的靈魂,太沒有動機的反應,讓每一個搶奪/壓迫/奔跑/對峙/吼叫,都顯得侷促而不真實,如果有情感投射這件事情發生,那麼可能僅只在以演員心臟為中心的半徑30公分之內。終幕,男演員一件一件脫下、看似憤怒的丟擲,直到一絲不掛,過程沒有鋪陳,沒有原因,沒有理由,於是,被廉價賣弄的性別象徵,理所當然的缺乏張力。女演員自始至終沒有更明確的角色跟態度,如同她的服裝,灰藍色得幾乎融進舞台中。在個體間的重量是明顯失衡的,直到劇終,看不出傾斜的意圖。唯一讓人有所感的,是兩個演員在最後一幕,一個赤身裸體,一張赤白沒有顏色的臉,伸出空無一物的手,像是說著:我用盡全力,仍是一無所有。連這僅有的刺點,都顯得廉價。

如果在演出之前就開始追蹤柳春春劇社的臉書粉絲頁,也許可以感受更真實的《刑場》,至少全程的看見導演/演員如何費盡千辛萬苦,與其說建構角色/演員訓練,更像是建構”人”這個社會產物的基本結構。然而,從可想像的體能磨練、田啟元式的肢體訓練,到常規之外的社運參與,赤裸直白的自我書寫,如此用盡全力,也僅僅只能讓沒有生命經驗的、非職業演員的身體,勉強不被扣分的站在台上,儘管如此深掘挖探,卻仍然不夠誠實的靈魂,便是一切預期之內的無可避免。

終究,說的比做的容易,在臉書上寫日記轉寄分享比到現場支援抗議拉手圍人牆與警察對峙拉扯容易,在台下當觀眾寫評比站在舞台燈光下脫光光容易太多。如果,劇場是個過道、媒介、場域,是讓人(觀眾/演員)從事自我建設和對社會空間的反省創造的過程,這樣的說法是成立的,那麼,《刑場》不會結束,以演出結束拆台完成開始算起,才要開始。

2015年9月2日 星期三

2015台北藝穗節 演前預報:日劇團《小孩》















2015
台北藝穗節 演前預報

看排地點:北投七一園區
文:黃佩蔚
演出時間:9/8-11(-) 15:30 9/9-11(三-五)14:00
演出長度:約60分鐘 
演出地點:Solo Singer Life(台北市北投區溫泉路7111樓)
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SunandDayEnsemble?ref=aymt_homepage_panel
購票請至 http://goo.gl/wrQC8a

「太太,您真是令人佩服的罪犯」
這是日劇團《小孩》在文宣上的用語,取自劇中台詞,但卻還不是關鍵的那一句。全劇場景只有一個客廳,兩個角色,男人與女人,或是一個母親和警察,他們之間的對話,始終讓人有陷入五里霧中的困惑,到底是什麼樣的警察,可以如此侵門踏戶,不用搜索票,就隨便進入民宅,甚至當場直接問案?那個口吻跟嘴臉,詭詐、機巧。什麼樣的女子,可以這樣分裂,說著始終沒有邏輯的辯詞,她到底是誰?誰是罪犯?直至終幕,觀者都不見得能獲得真相,只能倒抽一口氣。

這是七年級劇作家傅凱羚。《太平洋瘋人院》劇作集,吼笑卷其中的短篇作品,也是2011年台灣文學獎入圍劇本,青年導演陳昶旭,以此作為學校製作之外的首部正式導演作品。

此作,有著惹內(Jean Genet)《女僕》的輪廓,也讓人聯想到去年(2014)集體獨立製作的《二樓的聲音》,相近的黑色懸疑而質感迥異的互文性,《小孩》並不直接指涉某一個社會事件,導演手法也非多空間的複疊翻轉,毀滅壓抑的角色性格,是與《二》的異曲同工,以始作終的無盡迴圈感,則是令人驚艷之處。全場不下台、不換景、不暗燈,對兩位年輕演員而言,是絕對的挑戰。


劇作家說,這是向哈洛•品特(Harold Pinter)致敬的黑色懸疑劇作。而「愛」則是其中用以毀滅人性的令人窒息。真的要看到最後一刻…… 推!

2015年8月31日 星期一

2015台北藝穗節 演前預報:林素蓮-邊緣人物計畫《業餘人生》



2015
台北藝穗節 演前預報
林素蓮:邊緣人物計畫《業餘人生》
看排地點:北投七一園區
文:黃佩蔚
演出時間:2015/9/10-9/12  20009/12  1500
演出地點:青少年育樂中心 三樓演藝廳(台北市仁愛路一段17)
臉書活動網頁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664572010440921/
兩廳院售票系統  http://goo.gl/axFjMI

年輕編舞者 林素蓮的「邊緣人物計畫」,首次發表於2014年的周先生「下一個編舞計畫III」,當時的嘗試,是邀請三個高中以下的學生及三位非科班表演者。以「邊緣人物」作為舞作編創的核心起點。有趣的是,在計畫II中的一段訪問語:「噢!對她來說我是邊緣人物,但是對我家的狗來說,我就是牠的世界中心。」(註1

所謂的「邊緣」,其實是相對關係,甚至是個人生命線性時間上的節點。計畫II《業餘人生》,轉換目標,以三十歲為界線,七個非專業舞者,來自不同的背景。開場時的小美人魚有聲書,加上滿台前的兒童玩具,色彩繽紛。而當玩具槍開始被手持,以作威迫、被堆疊,如同廢物、被抽取,回收、利用、重置,物件的功能,隨之重新定義,場境則不斷切換,舞者們詮釋的,是各自生命當中的邊緣時刻。

看似隨性、不精準的舞蹈動作,有著精心排練的結構性,不精準,是林素蓮對此的創作思考,準確了,就不好看/不對了,部分動作編排,來自舞者內在意識所形成的外在行動。說是編舞,或可說,林素蓮的編舞方式,比較像是提問者,舞者透過回應問題而發展行動,編舞者繼之摘錄剪輯,成為對應的身體語彙。穿插舞作期間的,有預先錄製的多方對談,是刻意埋下的密碼,不對稱的呼應著每一個動作的背後。

為何選擇全男子表演者?(其實內有亂入)她笑著說:對啊,這樣可能比較好賣票。觀看《業餘人生》,的確會有如《新社員》般的賞心悅目感,但,場上卻不是虛構的漫畫人物,而是每一個從真實轉換而來的邊緣時刻,淺淺的美型糖衣下,時輕時重,不全是甜的。

林素蓮很堅持,她是編舞,不是導演。

「人人都可以跳舞」,這句話,中性,而充滿詮釋的可能。如同表演最早的來源之一,遊戲說,任何一個具有移動性的物質所形成的軌跡,都可以被視為舞蹈/表演的原型或亞型,走過斑馬線的上班族、在泳池邊巡邏的救生員、哭泣、打架、霸凌/被霸凌、去愛/被愛……。其實他們是在說:「人人都在跳舞」。「邊緣人物計畫」是一個舞者與編舞者幾乎平行的作品,當舞者完成自己,編舞者便完成作品。


(註1)參考:2014邊緣人物 Invisible》訪問:
http://nextchoreography.blogspot.tw/2014/10/invisible.html


2015年8月28日 星期五

2015台北藝穗節 演前預報:是的,關於現今媒體的現象,我在進行一個剪貼的動作









2015台北藝穗節 演前預報
是的,關於現今媒體的現象,我在進行一個剪貼的動作

看排地點:南機場藝響空間
文:黃佩蔚
演出時間:9/11() 14:3019:30 9/12() 19:30 9/13() 19:30 
演出長度:約45分鐘 
演出地點:微遠虎山
臺北市信義區福德街221186-1
捷運南港線,後山埤2號出口,步行25分鐘。 電話02-2726-0629
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happycolasfriends?fref=ts
購票請至 兩廳院售票系統 http://goo.gl/GFwZlU


「是的,關於現今媒體的現象,我在進行一個剪貼的動作」,應該可以名列歷屆藝穗節最長作品名稱之一。歸在舞蹈類,但語言卻是最重要的編舞材料。

如果單從作品名稱來看,可能會被以為就是採集時下流行正當紅的社會事件材料(太陽花、反課綱、女優捷運卡?)來作為作品內容素材的小左派思想產物,這樣的誤會,可能只說對了一半。對了的一半是,這群非職業舞者,的確就是會直接現場集合、加入隊伍、盡一己之能力參與其中、甚至手拿麥克風的那一個世代。但在「是的」這個作品裡,他們卻毫不客氣得拆解一切自己所理解的,重新縫貼成無法閱讀的語言。如同電視機裡的政客,每一句說的明明都是國語,但就是沒有人能聽懂他到底要說什麼。

舞者之間,不依靠節拍,是動機與動機之間的關係,產生行動/對話的意義,再驅動下一個動機的形成。這是即興舞蹈最基本構造。「是的」將語言視為整個作品動機的起點,搶奪話語權的過程,則成為動機之間的張力網。關於現今媒體現象的可載舟亦能覆舟、語言的弔詭、泛眾的麻木與盲目,舞者們帶著戲謔跟冷眼的姿態,彼此剪貼拼湊,那個令人莞爾的結束,大抵也就像是電視上每一個被快速消費的藝人八卦,一陣沒有營養的歡笑之後,沒有人在乎,然後呢?

編舞者張可揚。台大地質系畢業,也許是個編舞新鮮人,卻非毫無經驗,因為他同時也是波綠舞蹈劇場(以北一女舞蹈社成員為原始組成)、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成員之一。而這兩個年輕的舞蹈團體的上下相屬,又可畫進澳洲現代舞先驅伊莉莎白‧陶曼所屬當代舞團的祖譜裡。張可揚,可算是再變形後的曾孫輩的了。

選擇「微遠虎山」這個場地,是個意外,編舞者很誠實得說,因為報名時,想要的場地都沒有了,只剩下它可以選。然而,正是這個意外,讓這個作品。有著與環境看似衝突的微妙與曖昧。在大自然裡,或許還要和著蟲鳴月光,談論著山腳下的城市八卦,系出大地即興的張可揚,其實不舞自然,但「是的」這個城市作品,卻因為意外,而在自然裡舞,這有多奇妙。

微遠虎山是由微遠基金會和一群藝術家,結合生態教育及文化展演空間的廢棄宮廟。沒聽錯,它就是一間廟宇,只是神祇不在,人文進駐。台北藝穗節長期探尋特殊另類表演場地,微遠虎山被發掘,恐怕是遲早的事。然而,「微遠虎山」第一次面對觀眾進行售票演出,其實是在2013年的台灣海筆子帳篷劇《黴菌市場 默示錄》,之後被藝穗節網羅為演出場地。老實說,光看到「微遠虎山」四個字,就值得出走一趟,而暫時離開城市,才能好好俯身觀看/思考身處之地的光怪陸離與荒謬,或就是放空一個晚上,也很好。有捷運可到,卻大隱於城市邊緣,有點遠又不太遠的距離,對於一個城市微旅行,剛剛好。

關於微遠虎山 www.miculturetw.org/